三十年代英國人發明繞線機時是用純機械的類似鐘表那樣的齒輪和指針組合來顯示匝數,但是使用一段時間后,隨著齒輪等機械零件的磨損,會出現記數不準確.而且這種繞線機只能在較慢的轉速下使用。
八十年代開使出現了半導體數碼管,以后就開始大量在繞線機控制器中使用,這就讓繞線機不但可以直觀的顯示匝數,還可以顯示組數,段位,產量等參數,.轉速和穩定性及耐用性有了很大提高,特別在自動化程度和轉速較高的數控繞線機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但是它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如只能顯示0到9十個阿拉伯數字和幾個簡單的英文字母,對于功能更多的操作愛莫能助.要達到要求只好在控制器上安裝很多關聯的指示燈和很多的按鍵來實現,這樣一來工人的操作就變的非常復雜和不方便,整個控制器看上去密密麻麻的窟窿,讓人咋一看覺得眼花嘹亂的,另外也使控制器電路繁瑣,不利于機器的穩定使用和維修。
九十年代中期液晶顯示器開始在繞線機中使用,由于對繞線機的自動化要求越高,設置的參數就越多,要求顯示的量就越大,這樣液晶顯示器就得以大顯身手,現在的高檔繞線機已可以象手機一樣的四個方向鍵加一個確定鍵就可以包攬一切了.控制面板看上去簡捷明快,由于和液晶顯示器配套使用新型大規模集成電路,將所有控制單元都集中在一塊整合電腦主板上,類似現在的家用電腦就是這樣做的,這樣可以讓機器更穩定,維修也更便利,還有就是可以方便的進行人機信息交換,讓使用者用的更方便,操作更省心,老板可以不必用熟練工人,或者少用工人,任何人一上來就能操作,和數碼管相比液晶顯示器不但能顯示數字,還能顯示羅馬字,英文,中文,線條,簡單的圖型,讓顯示變得更直觀,讓復雜的自動化的機器可以簡單的進行操作,還給繞線機賦予人性化和情感化。
例如操作者沒有設置正確參數,機器馬上會提醒你:設置不正確.機器出現故障了,機器也會顯示出在那個部位有問題,怎樣解決,還有每一次開機起始時都會顯示:”歡迎你使用凱達牌繞線機,”接著機器開始各部位自檢,通過后會顯示出你正在使用的本廠某個型號的繞線機,如KD-4C型,KD-C型接著顯示出”凱達”兩個正楷漢字.上下左右四個翻頁功能的按鍵可以逐頁進入需要操作的頁面,設置所需參數,如線徑,組數,匝數,槽寬,正反轉,起始位置,定位角度,過拉線,排線方向,預制動時間,連續工作還是斷續工作,要否抽頭,包膠帶,吋紙,層停等等,當然大部分參數是機器默認的,不用每項都設,需要設定時可按機器和說明書給予的提示修改,設置完只需按確定鍵,類似家用電腦上的回車鍵,一鍵就搞定了,只要你會操作使用手機,就能很好的使用我們的繞線機
兩千年以來又出現了大屏幕,背光源的液晶顯示器,用于繞線機中,使得顯示的光線更柔和,清晰,亮麗.可以長期在惡劣的環境下使用不損壞.還有彩色液晶顯示器也正在開始用于繞線機中,這使得我們的繞線機越做越精良,也給了廣大用戶有更多選擇優良繞線機的方便。